> 火警报警设备 > 燃气报警器 > 气体探测器厨房灶台探火管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柜式气体灭火系统 免费发布信息

气体探测器厨房灶台探火管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柜式气体灭火系统

2023-08-09 编号:417900868
8600
  • 探火管,厨房灭火装置,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气体探测器
  • 陈晓科
  • 18130198751
  • QQ

产品详情

产品名气体探测器,探火管,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厨房灶台灭火装置
面向地区宁夏银川
品牌其它
安装方式壁挂式
报警电流20A
工作电压1.2v
静态电流20A
适用范围商业厨房
探测距离100米
气体探测器厨房灶台探火管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柜式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探测器厨房灶台探火管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柜式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探测器为一种检测气体浓度的仪器。该仪器适用于存在可燃或有毒气体的危险场所,能长期连续检测空气中被测气体爆炸下限以内的含量。可广泛应用于燃气,石油化工,冶金,钢铁,炼焦,电力等存在可燃或有毒气体的各个行业,是财产和人身安全的理想监测仪器。
电化学式:气体通过多孔膜背面扩散入传感器的工作电极,在此处气体被氧化或还原,这种电化学反应引起流经外部线路的电流的变化,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就可测得气体浓度。

催化燃烧式:催化燃烧式传感器属于高温传感器,催化元件的检测元件是在铂丝线圈(φ0.025~φ0.05)上包以氧化铝和粘合剂形成球状,经烧结而成,其外表面敷有铂、钯等稀有金属的催化层,对铂丝通以电流,使检测元件保持高温(300~400℃),此时若与可燃气体接触如甲烷气体,甲烷就会在催化剂层上燃烧,燃烧的实质是元件表面吸附的甲烷与吸附的氧离子之间的反应,反应完成后生成CO2和H2O解析,而气相中的氧由被元件吸附并解离,重新补充元件表面上的氧离子。利用元件测量甲烷式基于在其表面测量甲烷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的原理,即燃烧使铂丝线圈的温度升高,线圈的电阻值就上升,测量铂丝电阻值变化的大小就可以知道可燃气体的浓度。

红外式: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会有特的振动、转动频率,当其受到相同频率的红外线照射时,就会发生红外吸收,从而引起红外光强的变化,通过测量红外线强度的变化就可以测得气体浓度。
步是将气体探测器安装在可能有气体泄漏的区域中,气体探测器安装牢固,且安装位置根据被测气体相对于空气比重大小决定,因被测气体比重小于空气,c应安装在距顶棚30~60cm处。用φ8膨胀螺丝将探测器固定在墙壁上。

为了正确使用探测器并防止其故障的发生,请不要安装在以下位置:

a、直接受蒸汽、油烟影响的地方

b、给气口、换气扇、房门等风量流动大的地方

c、水汽、水滴多的地方(相对湿度:大于90%)

d、温度在-40℃以下或70℃以上的地方

二步是接线:接线要采用高度屏蔽线防止电信号被干扰,将线摆好,打开顶盖。

1、气体探测器一般采用两线制传输,将标有L+、L-的接线端子连接到控制器的T+、T-端子即可,线路不分极性,接好线后,紧固好机壳。

2、启动:接线完毕,给探测器供电。经过预热后自动转入监控状态。
性能

探测器在被监测区域内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设定值:

探测器具有低限、高限两个报警设定值时,其低限报警设定值应在1%LEL~25%LEL范围,高限报警设定值应为50%LEL;仅有一个报警设定值的探测器,其报警设定值应在1%LEL~25%LEL范围。

报警动作值

所有试验项目中,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不应低于1%LEL。

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不应超过±3%LEL

全量程指示偏差

具有可燃气体浓度显示功能的探测器,其显示值与真实值之差不应超过±5%LEL。

响应时间

具有可燃气体浓度显示功能的探测器,显示值达到真实值的90%时的响应时间(t90)不应超过

30s。不具有可燃气体浓度显示功能的探测器,其报警响应时间不应超过30s。

不通电贮存

探测器在温度为-25℃±2℃环境下放置24h,然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恢复至少24h,再在温度为55℃±2℃环境下放置24h,然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恢复至少24h。试验后,探测器不应有破坏涂覆和腐蚀现象,功能应正常,其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不应超过±3%LEL。

方位

(吸入式探测器除外)分别在X、Y、Z三个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每旋转45°测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不应超过±5%LEL。

高浓度淹没性能

(仅适用于防爆型探测器)淹没期间,探测器应发出报警信号或故障信号或气体浓度超过测量范围的明显指示信号。淹没后,探测器应满足a或b条要求:

a.探测器不能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b.如果探测器能够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可经手动操作),则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不应超过±5%LEL。

报警重复性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对同一只探测器实测6次报警动作值,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不应超过±3%LEL。

高速气流

在气流速度为6m/s的条件下,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不应超过±5%LEL。

电压波动

探测器的供电电压为额定供电电压的±15%,其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不应超过±3%LEL。

长期稳定性性能

探测器应能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连续运行28d。试验期间,探测器不应发出报警信号或故障信号。试验后,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不应超过±5%LEL。

绝缘耐压性能

探测器有绝缘要求的外部带电端子、电源插头分别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不小于100M

Ω,在湿热环境下应不小于1MΩ。上述部位还应根据额定电压耐受频率为50Hz,有效值电压为1500V(额定电压超过50V时)或有效值电压为500V(额定电压不超过50V时)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试验期间探测器不应发生放电或击穿现象,试验后探测器功能应正常。
气体探测器厨房灶台探火管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柜式气体灭火系统:
1、感温智能自启动灭火系统的核心是探火管。这种柔韧的充气软管是主要的火源探测和单位激活的部件。
2、探火管是一种线状的充气探测装置,当它暴露在热量和火焰辐射能区域时,性能就会变得更软、更脆弱。达到动作温度时探火管中的储压气体便会冲破管壁爆开,释放管中的气压;同时立即启动气瓶阀门释放出灭火剂并传出报警信号。
3、探火管的细小和柔韧性决定它可以安装在任何光缆或者电线可以安装并靠近危害源的狭小地方;火探管是一种非金属合成品,集长时间的抗漏性、良好的绝缘性、阻燃性、柔韧性以及灵敏的感温性于一体,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靠爆裂,无误动作和误报警,喷射灭火介质灭火并传递火灾报警信号。
1、1230全氟己酮F-K-5-1-1-2环保气体灭火剂已经得到了美国环保署(EPA)的认可并列入了美国环保署重要新替代物政策(SNAP)。具有国际UL认证及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型式检验报告它被选定为温哥华可使用的气体灭火剂
2、1230全氟己酮F-K-5-1-1-2属氟化酮类。是一种能用于有人场所的比较好的灭火剂臭氧损耗值为零,绿色环保气体
3、1230全氟己酮F-K-5-1-1-2环保气体灭火剂具有灭火、无水渍、无腐蚀、绝缘性强,防复燃性好的特点。
4、1230全氟己酮F-K-5-1-1-2不属于危险品,可不加压或低压,对安装场所内无安全隐患
5、1230全氟己酮F-K-5-1-1-2可以在-40℃~80℃的环境中正常使用。
1、二氧化碳灭火剂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燃烧、不助燃、不导电、无腐蚀性的惰性气体。
2、将经过压缩液化的二氧化碳灌入钢瓶内,便制成二氧化碳灭火剂。
3、从钢瓶里喷射出来的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温度可达-78.5˚C,干冰汽化后,二氧化碳气体覆盖在燃烧区内,除了窒息作用之外,还有一定的冷却和抑制作用,火焰就会熄灭。
4、二氧化碳(CO2)可用在A类、B类、C及E 类火上。作用是把空气排挤,令火失去氧气助燃而熄灭。因为二氧化碳是气体不会残留,因此用于电火可避免损坏设备。
1、FM200七氟丙烷在常温下气态,无色无味、不导电、无腐蚀,无环保限制,大气存留期较短。灭火机理主要是中断燃烧链,灭火速度极快,这对抢救性保护精密电子设备及贵重物品是有利的。
2、FM200七氟丙烷不含溴和氯元素,因而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环保性能好。
3、七氟丙烷是不导电介质,且不含水性物质。不会对电器设备、磁带、资料等造成损害,并能提供有效防护。
4、FM200七氟丙烷不含有固体粉尘、油渍,它是液体储存,气态释放。喷放后可自然排除或由通风系统排除。现场无残留物,不会受到污染,善后处理方便。
5、FM200七氟丙烷的性反应(NOAEL)浓度为9%,有毒性反应(LOAEL)浓度为10.5%。上海磐石探火管式感温自启动灭火系统装置七氟丙烷药剂按国家标准要求,设计浓度为7.5%-8%左右,,对人体完全无害,灭火时无需人员疏散。
6、FM200七氟丙烷具有良好的储存性和稳定性。

上海美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提供气体探测器厨房灶台探火管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柜式气体灭火系统,包括气体探测器,探火管,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厨房灶台灭火装置的详细产品价格、产品图片等产品介绍信息。

小提示:气体探测器厨房灶台探火管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柜式气体灭火系统为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上海美石智能系统有限公 4年

  • 火探管感温自启动灭火,七氟丙烷,全氟己酮,二氧化碳超细干粉
  • 上海市嘉定区北和公路68号

——— 认证资质 ———

  • 身份证
    个人认证已通过
  • 营业执照
    企业认证已通过
  • 微信
    微信认证已通过
  • 手机
    手机认证已通过
  • 邮箱
    邮箱认证已通过